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开分7.8,热度不高的真正原因
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昨天开分了,评分7.8分,尽管开分后评分有所下调,但是还是保持在了7.5以上。
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其实还是颇受大众欢迎的,为什么在拍成电视剧以后热度反而不高呢?很多人说是因为玄学,因为马伯庸先生的小说并不适合拍成电视剧。
真的是这样吗?
我翻看了很多评论之后,终于找到了答案。
一、观看“门槛”
我曾经在一个差评下面看到这样一个回复,他说:想要看懂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是需要门槛的,他的大概意思是说:对历史和税收没有过了解可能看不懂这部剧在说什么,很难代入。
下面有一个观众立马对这个事表现出了认同,他说是的,这部剧我是和我先生一起看的,刚开始有一点看不进去,但是经过他的讲解过后,我能看懂了,越看越觉得好看。
这部剧在一开始并没有着重介绍背景和百姓的处境,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,又或是对当时的民生没有了解的人可能很难代入,难以代入就不会产生兴趣。
二、平台引流
其实关于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这部剧,平台对宣传还是发了力的,在观看完《狂飚》之后直接引流到了《显微镜下的大明》,这样的引流有利也有弊。
虽说《狂飙》是一部大火剧,带来的人流量是多的,但是它也是一部爽剧,一个卖鱼的慢慢变成了黑白通吃的大佬,这看起来就很热血沸腾,可是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他的主角只是一个百姓,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,从一个大佬代入一个普通百姓就落差感就大了。
很多人看完第一集就弃剧了,原因就是憋屈,看这部剧太憋屈了,程仁清顾左右而言他,把一件是非对错明朗的案件通过他得强词夺理让帅加默身陷险境,有理也被他说得没理,关键我们的主角还是一个只会算数不会人情世故的算呆子,观众只能在屏幕外干着急。
很多人看完第一集只觉得这部剧太压抑,根本看不下去,生活中已经有太多不合心意和无能为力的事了,不想看个剧还那么憋屈其实也很好理解。
三、演员演技